立德树人,思政为魂。我们以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为契机,将“向善求真、追求卓越”的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,通过专题研讨凝聚共识,以六场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为突破口,系统推进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升级,书写新时代育人答卷。4月24日,钟萍老师在潇湘校区B座507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《人工智能》课程思政示范课,吸引了多位校院两级教学督导、系教学主任及多位青年教师现场观摩。
在示范课环节,钟萍老师以“人工智能”为主题展开教学。讲授人工智能的大脑“神经元与神经网络”,以日常生活中手写数字的识别为例。首先抛出问题引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,从人脑的神经元结构引出人工元神经网络基本概念,从具体到抽象,培养学生的观察力、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。再以数字识别为例,深入浅出讲授神经网络的特点,并让同学们一起思考和观察不同参数下网络结果的变化,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。最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,了解神经网络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与研究,科技改变生活。以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视频采访讲述其埋头研究神经网络四十年,并回顾神经网络发展史,技术背后的发展源于人,让我们共同致敬每一位推动技术进步的科学家。
督导组对本次示范课给予充分肯定,认为课程呈现三大亮点:一是教学设计精良,多媒体资源运用得当;二是授课逻辑严密,实现了“现象-理论-应用”的闭环教学;三是师生互动自然,课堂氛围活跃。校督导特别指出,该课程学生到课率达96%,抬头率持续保持高位,展现出强大的教学吸引力。
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,督导组提出建设性建议:建议在重点难点处增加讲解力度,强化课堂节奏把控;部分专业术语可尝试生活化解读;适当使用激光笔等教具增强教学互动效果。
本次公开课既是教学示范的精彩呈现,更是思政育人的生动实践。学院将以系列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,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,构建“知识传授-能力培养-价值塑造”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,为培养新时代信息技术领军人才贡献力量。
撰稿人:黄丹
一审:戚红姣
二审:夏佳志
三审:王新辉